close

 還可以進一步去找

1. 俄國電影Chaykovskiy》(1970)

被譽為「蘇聯男演員之王」的 Innokenty Smoktunovsky (Иннокентий Смоктуновский) 主演




2. 英國 肯羅素Elgar》(1962)

George McGrath 主演



3. 英國 迷你影集《Wagner》(1983)

Richard Burton 理查波頓 主演



4. Classical Kids - The Composers Serial 作曲家傳記系列 電視電影

 Classical Kids (專門出品兒童音樂教育影片) 推出的 有關 音樂家的生平軼事

 在劇中,作曲家和小朋友都成為主角,將每位音樂家的個性、特色 描繪得栩栩如生
搭配上他們的代表作,與孩子的互動,帶領小朋友了解認識古典音樂

 有談 法國 歌劇作曲家 比才 Georges Bizet《Bizet's Dream》(1995)
1

還有 2

 特別介紹 獲得 1993年 艾美獎 - 傑出兒童節目 的《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貝多芬住在樓上》
内容講述 貝多芬 與住在樓下的小朋友 如何建立友誼關係

 由於 貝多芬 行為古怪,初期難與小孩做朋友,之後 貝多芬 慢慢步向失聰時,獲得小朋友相贈已去世父親的助聽器,因而成了知己

 兩人更在《快樂頌》互相討論音樂,情景甚為感人溫馨



5. 巴哈

《我叫巴哈 Mein Name ist Bach》(2003)

 影片講述的是 老巴哈 和 長子 W.F. Bach 前往 波茲坦 看望 次子 C.P.E Bach 新出生的兒子,並拜會 C.P.E. 的雇主 腓特烈大帝 的歷史事件

 腓特烈大帝 在接見 老巴哈 時,給出一段旋律,並要求當眾進行 即興的賦格創作
巴哈 當時沒有遵從,而在第二天 設計了一個音樂圈套 進行反擊

 兩人在幾次較量之後,相互有了更深的了解
腓特烈大帝 從 巴哈 身上找到了父親的影子;而 巴哈 則通過這 “國王旋律”,開始創作晚年的傑作《音樂之奉獻》


《安娜 瑪格達麗娜巴赫 的 編年史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》(1968)

本片為 德國新電影運動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 Jean-Marie Straub 的代表作

 拍攝於 1967年,是至今關於 巴哈 最優秀的影片
片名來源於 英國作家的同名小說,片中引用的 對話、信件,都取自 巴哈 生前的真實文件檔案

 影片表現了 巴哈 的一生,尤其是他 複雜的個性 以及 與時代環境之間的關係
片中表現他為了音樂創作和個人的發展,如何依附當時的權貴;他對婚姻和家庭的態度冷酷無情,要求完全服從於他的音樂創作需要

 Jean-Marie Straub 在片中採取了 獨特的「紀實」手法
以 巴哈 第二任妻子 安娜 瑪格達麗娜 的日記 作為基本線索,加上大量的原始資料,構成了「編年史式」的體裁

 片中引用了大量 巴哈 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
匯集了當時 音樂演奏界 的精英,如 哈儂庫特 Nikolaus Harnoncourt,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

 與我們平日看到肖像畫上胖而結實的 巴哈 完全不同,由 著名鋼琴演奏家和指揮家 Gustav Leonhardt 飾演的 巴哈 顯得瘦小文弱

 剪輯上常常使用 對位 與 重複 的方法,與 巴哈 的音樂結構相呼應;
在 構圖和布光 上,有一種近乎 理性 的美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uline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